在祖國北疆亮麗的風景線上,有這樣一支隊伍常年堅守。他們進深山、入草原,守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野生動植物。林海雪原之間,穿梭著他們的身影,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用身軀印證忠誠的厚度,用腳步丈量青春的長度”,這是他們的承諾。青春無悔,奮勇拼搏,牢牢植根于他們心底。
他們是被老百姓稱為“興安鐵軍”的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防火滅火、應急救援、扶貧幫困、支援建設,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們的足跡。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已走過40多年風雨歷程,一代又一代森林消防人接續奮斗、履職奉獻,在興安大地上守衛綠色、播種希望。
鐵心向黨——紅色基因在接續奮斗中傳承
“新時代的消防救援人員應該向革命先烈學習無私奉獻,一心為民的精神,為群眾謀幸福,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擺脫貧困。”在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打造可信、可愛、可親的“興安鐵軍”形象,一直是全體指戰員們努力的目標。
“路修好了,大家出行安全又方便,多虧了森林消防支隊的幫助!”在科右前旗居力很鎮西溝村,村民們豎起大拇指,講起了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為群眾辦的實事。
幾年前,西溝村基礎設施薄弱,特別是有一座過水管涵比較窄小,通行角度也不合理,經常出現交通事故,導致多名村民因此受傷。2015年,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拿出18萬元資金重新修建了該管涵,并在建設過程中協調承建單位為村民提供臨時性就業崗位,既保證了工程質量,又提高了村民收入,當地老百姓贊不絕口。
解群眾之憂,暖群眾之心。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牢牢把握“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總體要求,以防火宣傳“五進入”活動為牽引,積極開展解難幫困工作,腳踏實地為民服務。
“謝謝小伙子們,多虧了你們這么多年的支持,才讓我過上了今天的好日子!”2021年5月,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在開展防火專項行動中,來到脫貧戶李素珍家看望慰問,打掃院落、整理燒柴、采購日常物資……他們的舉動讓李素珍感動不已。李素珍介紹,因為家里收入微薄,子女學業費用大,導致日子一直沒有起色,是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多次對她家的慰問幫扶,才讓她的生活慢慢好轉。“孩子就要畢業了,長大后也要像這些幫助我的小伙子們一樣報效祖國,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李素珍說。
近年來,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累計資助貧困學生50余名,幫助23名輟學兒童重返校園,捐款捐物3萬余元;累計慰問留守兒童、孤寡老人120人次;組織防火宣傳教育24課時,受教育學生千余人;開展“民族政策宣傳月”活動,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鐵骨能戰——過硬隊伍在戰斗歷練中走來
針對興安盟重點林區易發生森林火災的實際,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堅決貫徹“打早、打小、打了”方針,牢固樹立“打小火投重兵”和“首戰即決戰”的理念,采取野外駐訓、靠前駐防、機動前置等舉措,不斷提升滅火作戰效能,先后圓滿完成了2017年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場、那吉林場、秀山林場,2018年大興安嶺汗馬林場,2019年山西省沁源縣、阿爾山市好森溝國家森林公園、大興安嶺金河林場森林火災撲救任務。
“快來救援!快來呀!”今年5月的一個凌晨,一處民房發生了火災,一位老人向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金江溝森林消防站求援。金江溝森林消防站迅速反應,緊急出動40余名消防救援人員前往現場進行撲救。經過近2小時的戰斗,成功將明火撲滅。這次行動的高效圓滿處置,得益于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總結以往經驗,對于管護區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未雨綢繆”。為有效防范森林草原火災風險,保衛駐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今年3月以來,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先后建立8處森林消防站,金江溝森林消防站正是其中之一。
為充分發揮森林消防站“宣傳站、戰斗站、服務站”的作用,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著眼構建“信息資源共享、火情快速處置、人才幫建培養、服務駐地群眾”的工作機制,定期組織開展防火專項行動,并根據管護區防火形勢,派出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阿爾山市消防大隊伊爾施中隊前出森林消防站實施靠前駐防。在此期間,駐防分隊經常開展進山入林實戰化訓練,不斷豐富體能訓練方法,能力素質顯著提升。
隨著“一主兩輔”任務的不斷拓展,如今,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的職責使命也逐步由綠水青山的“生態圈”延伸到竭誠為民的“生活圈”,消防救援人員時刻聽從黨和人民召喚。無論任何時候,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森林消防人員的身影。
鐵血為民——使命擔當在轉型強能中踐行
來自人民、熱愛人民、為了人民。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全體指戰員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加快轉型強能的進程中不斷夯實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能力基礎。
2021年7月,受短時強降雨影響,加之泄水渠排量較小,扎賚特旗阿爾本格勒鎮政府東側1公里處山洪漫過堤壩,進入村鎮,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迅速組織人員裝填沙袋、加固河堤、轉移群眾、搶修設施,歷時1天1夜,圓滿完成任務,全程累計加固堤壩180米,裝填搬運沙袋2000余個,搜救轉移群眾30余人,搶修公共設施2處。
任務的圓滿完成,來源于消防隊員們的辛勤付出。自2018年隊伍轉制改革以來,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持續在拓展職能任務上研究探索。為有效開展水域、地震等應急救援任務,支隊專門聘請廣東ERE綜合救援專家系統培訓團隊,開展綜合應急救援專業培訓、繩索技術專項培訓和資質認證,使快反分隊全員100%持有二級以上綜合救援資質證書,為執行任務奠定了能力基礎。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是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信奉的口號。今年7月,針對全國進入“七下八上”主汛期的嚴峻形勢,根據上級黨委決策部署,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抽調39臺車輛、200名指戰員、3500余件裝備,前往河北雄安新區執行防汛前置備勤任務。經過38個日夜的堅守努力,全體人員戰高溫、斗酷暑,與新區政府、應急管理、氣象、水利等部門溝通對接,全面加強現場勘察、防汛備戰、形勢研判、信息共享和聯勤聯訓,確保了燕趙大地安全順利度過汛期。
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立足“春秋防火滅火、夏季防汛抗洪、冬季抗擊冰雪、全年抗震增援、常態疫情防控”的戰備基點,緊盯重要敏感時段,滾動修訂四類戰備方案和相鄰3省8市跨區增援方案,構建“三圈三線三隊”力量布局,并持續深化“八種組訓模式”,在懸崖峭壁、陡坡吊橋等復雜環境開展實戰化救援演練。同時,嚴密組織“精訓促強能、百日大練兵”活動,在科右前旗察爾森水庫組織了全建制“礪劍興安、決勝北疆”野外駐訓暨“火焰藍”專業技能比武活動,以29個比武課目、47項配合活動為牽引大抓實戰化訓練、大抓重難點課目攻關,使隊伍執行各類救援任務的能力顯著增強。
在一代代指戰員的共同努力下,興安盟森林消防支隊已由曾經一人一馬一桿槍的巡護執勤隊伍,發展成為地空協同運輸、風水配合滅火、立體防護結合、信息化通信保障、適應全天候多樣化應急救援任務的森林消防力量,“興安鐵軍”的稱號早已鐫刻在人民心中。
來源:《興安日報》| 記者:劉也 武跟兄 |通訊員: 劉峰
防汛器材中的產品分類較多,其中包括:
堵水類: 折疊堵水墻、鋁合金堵水墻、防汛沙袋、吸水膨脹袋、裝配式子堤、裝配式圍井。
拋射類:美式拋投器、韓式拋投器、遠距離拋投器、手動拋投器、船用手動拋繩器、75式拋投器。
打樁類:ZL-020型打樁機、ZL-120型打樁機、ZL-200型打樁機、汽油打樁機。
照明工具/設備:防爆照明燈、手提照明燈、落地照明燈、移動照明燈、升降照明車、頭戴照明燈、強光手電筒。
救援運輸:水路兩棲車、玻璃鋼沖鋒舟、充氣橡皮艇、救生浮船、氣墊船。
搶險工具:鐵鍬、洋鎬、工兵鏟、鈀、鋤頭、十磅錘、砍刀、方鏟、電鋸、切割機、擴張器、救生繩、千斤頂、塑料袋。
穿戴裝備:防汛戰斗服、防寒雨衣、雙背帶、救生衣、水鞋、毛巾、水壺、頭盔、氧氣瓶、潛水服、氧氣罩。
水上自救裝備:救生圈、救生浮筒、手環式救生衣。
儀器類:水濃度測量儀、水位測量儀、水質測量儀、水位監測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